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

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

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
2025年4月23-24日|中国上海
2025年4月29-30日|线上
2024年中国药品电商销售规模持续扩张

2024年中国药品电商销售规模持续扩张

近年来,药品电商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,同时“互联网+”战略地位不断提升,促使药品电商销售日益活跃,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。这一现象的背后,是国家围绕两票制、带量采购、互联网+医疗、电子处方流转和网售处方药等方面发布的一系列核心政策,这些政策推动了医药电商B2B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。此外,疫情期间培养的线上购药习惯,也使得网上药店成为年轻群体和慢性病患者的首选。

据药智数据显示,中国网上药品销售额逐年攀升,从2020年的约190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608亿元;2024年销售额继续增长,达到717.7亿元,增速高达18.03%。药品网上销售的市场规模仍在扩大,且市场潜力巨大。

药品电商销售结构变化

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2020-2024年期间,生物制品销售额占比显著上升,从0.57%上升至3.95%;而中药和化学药品整体均呈下降趋势,市场份额分别由34.90%和64.53%下降至32.20%和63.85%。

从处方类型来看,处方药的占比近年来有所波动。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2021-2022年呈现上升趋势,这或许与网售处方药政策的逐步放开有关,拓宽了处方药的销售途径;而2023-2024年出现下降趋势,可能与近几年处方药转非处方药数量逐渐增多相关。非处方药(OTC)在2022年销售额占比出现明显回升,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自2019年起陆续颁布的多项政策,这些政策从优化中药新药审评方式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、加强医保对中医药支付力度等多方面,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,从而大幅刺激了中成药类非处方药的市场需求。双跨品种则整体呈现下降趋势,这主要是由于药品市场规范化发展,以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细化,消费者在用药选择上更加明晰,加之新的治疗手段和药品不断涌现,导致双跨品种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减弱,占比持续走低。

医保与非医保药品线上销售双增长

医保类型销售额方面,医保和非医保药品的网上销售额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。医保药品线上销售受到线上医保支付的推动,“互联网+医保服务”政策频出,支付范围不断扩大,激发了消费者线上购买热情。同时,线上医保购药流程优化,患者可直接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,简化报销环节,提升了便捷性,拉动了医保药品线上销售额的攀升。非医保药品线上热度也持续高涨,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,对预防、保健类非医保药品的需求大增,例如维生素D、AD滴剂等备受青睐。互联网电商隐私性强、购药便利、选择多样,契合消费者对部分非医保药品的需求,如抗ED药物西地那非、他达拉非等在网上销量可观。药企积极布局线上,加大营销推广,挖掘市场潜力,促使非医保药品销售额持续上扬。

2024年药品电商销售TOP20产品

从2024年药品电商销售产品销售额排名来看,TOP20产品销售额均超4亿元,合计销售规模超过162.43亿元,占全年销售额的22.6%。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减肥类药物热度高,司美格鲁肽注射液、奥利司他胶囊位居榜单前列。抗ED药物同样保持畅销,枸橼酸西地那非片、他达拉非片分别位列第三、五位。此外,维生素AD滴剂、阿胶销售额飙升明显,同比分别增长47.6%、46.7%,前者作为营养补充剂备受关注,后者凭借电商拓宽了消费群体。

 

文章来源:药智数据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