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

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

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
2025年4月23-24日|中国上海
2025年4月29-30日|线上
创新药出海交易迎来强劲开局,2025 年走势备受瞩目

创新药出海交易迎来强劲开局,2025 年走势备受瞩目

2025 年伊始,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在短短半个月内,多笔重磅交易达成,潜在总金额高达约 80 亿元,展现出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强的影响力。

 

 

一、多宗十亿美元级大单震撼开场

 

开年以来,创新药出海延续了去年年底的强劲势头。信达生物(01801.HK)、映恩生物、先声药业(2096.HK)等 7 家公司纷纷签署潜在金额达 10 亿美元级别的大单。

 

1 月 2 日,信达生物率先宣布一项重大 BD 交易,授予罗氏 IBI3009(一款靶向 DLL3 的新一代 ADC 候选产品)全球开发、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益。信达生物不仅收获 8000 万美元首付款,还有望获得最高达 10 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。

 

随后,多笔大额交易接踵而至。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1 月 10 日,先为达生物与英国生物药企 Verdiva Bio 达成授权交易,堪称本月最大手笔。该交易包括近 7000 万美元首付款,最高可达 24 亿美元的潜在开发、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,以及产品商业化后的分层销售额提成。

 

同一天,康诺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新年首笔 NewCo 交易,以 3000 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,以及最多 3.4 亿美元的额外付款,延续其在该模式下的积极布局,这也是其一年内的第三起 NewCo 交易 。当晚,科伦博泰(06990.HK)与和铂医药(02141.HK)携手,就创新药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 SKB378/HBM9378 与 Windward Bio 公司签订许可协议。在这宗 NewCo 交易中,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共计 4500 万美元(含现金及 Windward Bio 母公司股权),两家公司还有资格收取合计最高 9.7 亿美元的款项。

 

1 月 13 日,先声药业旗下抗肿瘤创新药公司先声再明与全球制药巨头艾伯维(AbbVie)就多发性骨髓瘤候选药物 SIM0500 达成开发许可选择协议。先声再明将从艾伯维获得首付款,以及最高 10.55 亿美金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。此外,1 月 7 日,药明生物与 Candid Therapeutics 就一款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三特异性抗体达成研究服务合作协议,有望收获一笔首付款及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,总计最高达 9.25 亿美元,以及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提成。1 月 8 日,映恩生物在 IPO 进程中与 Avenzo 签订独家许可协议,获得 5000 万美元首付款,并有资格获取高达 11.5 亿美元的开发、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。

 

二、GLP – 1 与 ADC 赛道热度持续攀升

 

从交易涉及的细分赛道来看,GLP – 1 受体激动剂和 ADC(抗体偶联药物)赛道热度依旧居高不下。

 

GLP – 1 市场竞争激烈,交易金额同样引人注目。先为达与 Verdiva Bio 交易的资产即为 GLP – 1 产品组合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此之前一个月内,已有两笔 GLP – 1 相关交易达成,凸显该赛道的火热程度。

 

ADC 药物领域同样表现亮眼。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映恩生物、信达生物在 1 月份的交易资产均为 ADC 药物,延续了去年 12 月该领域交易大热的趋势。Insight 数据库统计显示,近三年来,在国内,ADC 类药物交易额超越化药,跃居首位,成为最具价值的热门领域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邵翔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鉴于国内在 ADC 领域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日益显著,预计今年中国企业的国际 BD 交易仍将以 ADC 为主。

 

此外,一个显著趋势是,越来越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的研发管线选择以 NewCo 模式出海。NewCo 模式由投资基金主导成立新公司,注入资金并组建团队,中国本土药企将药物的海外权益授权给新公司。本土药企除常规的首付款、里程碑付款、销售分成等收益外,还可获得海外新公司部分股权,未来可通过新公司上市或被并购实现退出。自 2024 年以来,已有近 10 宗 NewCo 模式交易达成,被视为创新药企 “出海” 的重要模式之一。例如,与药明生物达成交易的 Candid Therapeutics,虽是去年 9 月刚成立的新公司,但已在近几个月内频繁在中国收购 TCE 资产,在与药明生物交易前,已达成五宗交易。而科伦博泰联合和铂医药与 Windward Bio 的交易,则是科伦博泰首个采用 NewCo 模式对外授权的免疫产品。

 

三、创新药出海交易能否再创新高

 

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,开年的 7 宗 BD 交易,延续了 2024 年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强劲态势。据 Insight 数据库数据,2024 年国内企业参与的交易总金额增速虽有所放缓,但仍创下历年新高,达到 635 亿美元。同时,交易总额和首付款的单笔平均金额也刷新纪录,与全球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。目前,中国企业在医药交易活跃度方面仅次于美国,位居全球第二。从交易角色来看,中国企业作为转让方的占比近年来持续攀升,作为受让方的占比近三年则显著下降。与之相对应,国内 license – out(对外授权)和境内交易占比不断增长,license – in(许可引进)占比逐渐降低。

 

License – out 持续增长的背后,彰显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能力正获得全球认可,国内创新药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和行动。1 月 13 日至 16 日,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第 43 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(JPM)在美国旧金山举行,今年有近 30 家中国企业参会,充分表明中国 biotech 企业强烈的国际合作意愿。然而,对于今年创新药出海交易能否再创历史新高,业内人士表示,短期内难以断言,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、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后续的研发和交易策略。

 

 

文章来源:新浪

若涉及侵权,请立刻联系删除

返回